促使汉武帝弃道尊儒的原因是什么

[复制链接]
查看11 | 回复5 | 2013-10-21 21:51:3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第一,汉初,遭秦始皇焚书坑儒政策摧残的儒学逐渐抬头。汉惠帝废除《挟书律》,促使诸子百家学说复苏,其中以儒、道两家影响较大。至汉武帝即位,儒学已经发展到名家辈出、学科精细的繁荣阶段。儒学的发展也进一步吸引了更多的人学习、研究儒学。面对这种不可抗拒的学术思潮和学者群体,任何政治家也不能无视它的存在和价值。因此,汉武帝推行“举贤良对策”,以选拔人才。第二,尖锐的社会问题呼唤新的政治思想。汉武帝即位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:一是边境不宁。匈奴威胁着西汉北方边疆,南方边疆因少数民族尚未完全归顺,也很不安定。二是王国势大,威胁中央。三是阶级矛盾激化。随着地主阶级及诸侯国势力的强大,一些官僚、贵族凭借封建特权,对土地进行大规模的掠夺,对农民的压迫和剥削也逐渐加重,农民...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千问 | 2013-10-21 21:51:31 | 显示全部楼层
1,儒学通过理论修补,使传统的宗法关系更为紧密,使传统的宗法制度制度更为完备2,儒学崇尚“仁政”思想,并且用这一理想对统治者的言行形成一定的约束。儒家有关“仁政”的政治主张,其实质是人本主义,它客观上有助于调整社会关系,提高吏治水平。3,儒学以“天道”为基本,是政治理论神学化。经过汉儒加工改造的“天人感应”理论,使政治管理具有神秘主义色彩。这...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千问 | 2013-10-21 21:51:31 | 显示全部楼层
因为儒学教育对天子的统治有一定的好处应当看到,儒学在当时已经融汇了以往诸家文化思想学术的一些成分,具有了适应当时社会需要的比较合理的内容,例如:1,儒学通过理论修补,使传统的宗法关系更为紧密,使传统的宗法制度制度更为完备2,儒学崇尚“仁政”思想,并且用这一理想对统治者的言行形成一定的约束。儒家有关“仁政”的政治主张,其实质是人本主义,它客...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千问 | 2013-10-21 21:51:31 | 显示全部楼层
根据当时的社会情况,西汉国力逐渐强盛,中央集权加强,儒家大一统的学说适应了这一历史趋势。...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千问 | 2013-10-21 21:51:31 | 显示全部楼层
答:原因是新儒学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。 新儒学确立了皇权至上,有利于大一统的完成,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,从而提出“春秋大一统”和“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”的主张。...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主题

0

回帖

4882万

积分

论坛元老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48824836
热门排行